——泉州新生女婴18%皮肤被烫伤 疑助产士未试水温

  喜得千金本是件令人高兴的事,然而,对于泉州的柯女士来说,还没来得及享受做妈妈的快乐,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带入悲痛。近日,有媒体报道“泉州市一名出生仅6天的女婴,因助产士为其洗澡时未试水温,导致全身大面积被烫伤。”

  新闻回顾

  据《海峡都市报》报道,12月25日上午,泉州市某医院一助产士在给刚出生6天的女婴洗澡后,女婴家属发现孩子浑身通红,左脸也被烫伤,不得不转往泉州解放军第180医院救治。经检查,女婴全身18%面积被烫伤,被确诊为重度烫伤。

  好端端的孩子怎么一下就被烫伤呢?记者了解到,12月25日上午,柯女士的丈夫打算接妻子回家坐月子,但临出院前想让医院为孩子洗个澡。“当时,总共有7个婴儿在排队洗澡,其中一个护士(李某)洗完两个小孩后,就把我孙女抱进澡盆,没有试水温,就直接用热水冲洗。”奶奶林女士说,当时她透过洗浴房的玻璃窗,看到了这一幕。

  事情发生后,女婴家属一致要求该医院给个说法,最终医院作出回应:承认女婴被烫伤确实是医院的过错,将涉事助产士李某停职处理,同时,预先为女婴垫付2万元医疗费用,并承诺将支付后续医疗费用及相应赔偿。

  观点:要从根源解决问题

  近年来,因洗澡而被烫伤的悲剧频频发生。笔者仅在百度搜索“洗澡烫伤”,就得到约4390000个相关结果。2013年6月15日,河南《大河报》报道“柘城县一出生2天的女婴在医院护士为其洗澡时因水温过高而导致全身43%被烫伤”;2013年6月28日,《扬子晚报》报道“某地一刚出生36天的宝宝在一家孕婴用品店洗澡时,因工作人员没试水温,直接拿水龙头往婴儿头上喷,结果将孩子烫成了二级烫伤,面积达3%”;2014年12月2日,《潇湘晨报》报道“江西萍乡的彭女士在给1岁9个月的女儿妍妍洗澡时,因为担心水温凉加了热水,却粗心忘了摇匀,结果女儿被热水烫伤。经当地医院救治,孩子烫伤面积达60%,情况严重。”……

  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,我们不免心痛。然而悲剧已经发生,过多追究孰对孰错已经显得意义不大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发现问题的根源,分析悲剧形成的原因,从而找到预防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。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悲剧可能不仅仅发生在婴儿身上,老人、儿童、孕妇,甚至成人也都有可能成为不幸者。

  那么,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?就此事件而言,医院除了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教育,是不是也应该在设备方面有所更新完善呢?我们注意到,在女婴洗澡过程中,助产士没有试水温,直接把水冲到孩子身上,导致女婴被大面积烫伤。这就是造成该事故的根本原因。婴儿本身皮肤很嫩,对水温异常敏感,岂能经受这般烫的水?

  其实,市场上已经有安全防烫和能将水温控制在理想范围的花洒,比如九牧卫浴最新出品的“九牧空气能恒温花洒”。该款产品应用人性化的冷水包热水技术,于热水管道外增加一层冷水包裹,有效避免了因接触龙头而被烫伤,使用起来更加安心;当出水温度高于49℃时,水龙头会自动限流,有效防止烫伤,带给人最安全、最贴心的呵护。此外,该产品还因应用前沿的空气能技术,节水50%。如此人性化的好产品,不管是对刚出生的宝宝,还是怀孕期的妈妈,亦或行动不便的老人、未成年的少年儿童,都是最安全可靠的选择。爱Ta,就给Ta最安全的温度!

 

  我们不能阻止悲剧发生,但我们可以预防。一人被烫伤,全家痛苦,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。而要从根本上杜绝此类悲剧发生,最关键的还是要从根源解决问题。试想,如果都采用像九牧空气能恒温花洒这样安全放心的花洒洗澡,这类悲剧还会发生吗?答案是否定的!